在方舱医院里,无人车辆来回穿梭送药;在城市的大小街道上,一辆辆颜色各异的无人车正在喷洒消毒液;在一些小区里面,无人配送车出现,为居民配送新鲜的果蔬食品……武汉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见到小车们的身影。如果说疫情期间的明星,除了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,大概就要属“随行出战”的无人车队了。据不完全统计,包括京东物流、美团、百度Apollo新石器、一清创新、行深智能、华为等超10家企业的无人车投入到武汉、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多个城市的抗击疫情相关工作中“抗疫”。无人驾驶车在这个需要“零接触”的特殊时期走俏,也让业界的目光再次对准了自动驾驶产业领域,难道自动驾驶技术的春天真的来了?
低速无人车率先应用其实在疫情发生前,自动驾驶行业刚刚过了一个冬天。2019年,内讧、裁员、资本寒冬、转换赛道等关键词,贯穿了自动驾驶行业全年。种种事件背后,具体情况虽不同,但与其“难以落地变现”的原因密不可分,资本投入也愈发谨慎。但进入2020年,自动驾驶领域仿佛突然回暖,各种动作不断,疫情爆发以来,网上下单量激增,为了降低“人传人”的风险,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也都推出了“无接触式配送”。一时间,低速无人车在抗疫期间被推出和应用成为了“热点”。不仅如此,无人自动消毒车、无人低速配送车、无人消毒车等在大量需要减少人与人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,一辆辆无人车穿越在大街小巷中,就是这样一支无人车大军,承担了疫情中的重要角色。 图片来源:百度Apollo官网此次疫情期间,无人汽车的实践与应用已经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思考,当无人送餐车、无人消毒车、无人物流车纷纷走上抗疫一线,这些与无人驾驶在底层技术上暗暗相连的应用设备,可以令无人驾驶技术与更多场景结合,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可能。其实近年来,低速无人车就逐渐走入大众视野。早在2018年7月,美团无人配送车首次公开完成从B端到C端的配送全流程,苏宁和百度也不甘示弱,相继推出了无人配送车。所谓“低速”是指时速5—10公里,这个速度对现有传感器、算法都相对比较适用,无人车几乎可以应对行驶中出现的任何情况。受限于技术问题,当前无人配送车的目标仍是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,短途、低速、货运和固定线路仍是最大的特点。图片来源:京东官方微信业内人士表示:“无人车主要涉及自动驾驶领域中的感知方面、决策方面和控制方面。低速汽车由于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情况都非常好,所以在此次疫情期间率先被应用,如果高速行驶的状态下,感知难度加大,决策时间缩短,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危险系数。”
更高级别应用仍存壁垒此次疫情期间,无人驾驶车在城市道路、医院等多个场景的应用,极大的激发了车企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投入,可以说,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将迎来窗口期。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,2030年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产品的市场接近5,000亿元,其中计算平台(芯片)、传感器和算法占比最大。短期,疫情促进了自动驾驶在部分场景的应用,但开放场景的应用还需要政策、技术、基础设施全方面的支持。相关业内人士亦指出,限定场景内自动驾驶或将在三年内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,自动驾驶汽车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道路的复杂性,其大规模量产落地,将面临全方位挑战。事实的确如此,疫情下无人物流车的走红,限定于特定场景,并且都是低速。这与人们期待的L4、L5级开放道路“无人载人”自动驾驶,还有很大区别。另外,纵观当前自动驾驶方案,其中大多并非是真正的量产方案,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,比如硬件成本高昂,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、可靠性不足,前期开发和后期维护费用等。换句话说,自动驾驶一定是“新浪潮”,不过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虽然有许多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驶上了公开道路,并且随着5G网络覆盖面扩大,“车路协同”(V2X)形式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有了硬件基础。但受制于城市基建改造和传感器成本,以及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等,在未来数年内,用于室内服务和物流配送的低速载物无人车,最有可能会率先规模化应用,而更高级别的应用则还需时间。但是不管怎样,在此次疫情中,这些自动驾驶的小车们为人们所带来的安全感,至少可以让很多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观念发生些许转变,自动驾驶并不局限于私家车领域,更是一项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新科技。而如果无人车应用以及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因此而更快速发展,未尝不是坏事变好事。